查看原文
其他

不管世界如何变化,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

周国平 博雅人文 2022-10-11

衡量教育生态,要看它好不好,而不是新不新

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优秀的标志,有这个能力的人会有作为,没有这个能力人往往平庸,这从来是规律,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会表现得更加鲜明。

——周国平


本文为周国平先生于本月(2020年12月)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上的演讲内容。周国平先生指出衡量教育生态,应看重的是好不好,而不是新不新,无论社会和技术如何改变,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。



不管世界如何变化

教育的本质不会改变

文 | 周国平

博雅人文(ID:boyarw)



今年年会的主题是营造教育新生态,说实话,我接到这个题目,内心有些抵触。我想,衡量教育生态,要看它好不好,而不是新不新。

如果教育原本的生态是不好的,无论加了什么新因素、打造了什么新外观,它仍然是不好的。后来我看了通知说明,就理解了提出“教育新生态”概念的原因,主要是指新技术对教育发生的影响,导致了教育的形态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
那么,我想探讨一个在我看来很重要的问题,就是在这些变化中有没有不变的东西,或者说不可改变的东西,是教育之为教育的本质的东西,如果丢掉了就不再是教育了。进一步说,新技术的应用是不是更加凸显了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和不可取代性,因此我们更应该在这方面下力气,真正来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态。

现在最热门的两个新技术,一个是互联网,一个是人工智能。针对这两个热门,谈两点看法。



01
互联网与自我教育

第一,互联网和自我教育。
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,而且总体上是积极的。我想谈一个问题,互联网凸显了自我教育的能力的重要性,也因此暴露了现行教育在培养自我能力方面的很大的不足。

对于教育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,就是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,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。这个特性在天才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,在人类文化的任何一个领域,一切做出重大贡献、创造性贡献的人物,都是自我教育成的,而不是学校和老师教出来的。在他们的学生时代,往往还会和体制化的教育发生很严重的冲突,是突破了体制的阻力得以成长的。



这样一个特性,在一般学生身上同样也有所表现,只是不像天才成长故事那样富有戏剧性罢了。我讲的自我教育能力,是指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。一个学生从小学、中学、大学直到毕业以后,看他优秀还是平庸,最关键的是看他是不是具备了这样的自我教育能力,具备了在兴趣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。现在我们学校用分数评价学生的优劣,我相信走出校门以后,重新洗牌不可避免,生活实践不会在乎你在学校里分数的高低,只会检验你素质是否真正好。没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,他的平庸很快会暴露无遗。

自我教育的能力是优秀的标志,有这个能力的人会有作为,没有这个能力人往往平庸,这从来是规律,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会表现得更加鲜明。

互联网最大的好处,是信息资源的发达和共享,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。但要享受这个好处的前提:
一是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向,知道自己要什么;
二是具备相当的鉴别能力,因此能够找到有价值的信息。

如果没有这两点的话,基本的情况就是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,你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,成为海量信息的一个通道。这些信息和你的心灵、生活毫无关系,所以它不是促进了、反而是败坏了心智的成长。因此,互联网的作用有两面,对于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来说,它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,对于没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来说,则在信息流的强制作用下,这种能力反而更加难以培养了。

今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,凸显了互联网的优点和不足。优点很明显,如果没有互联网,学校教育彻底停摆。有的人由此得出了一个乐观的看法,认为网课可以取代或大部分取代实体教育。我认为不能,因为疫情期间也暴露了网课的不足,主要是两点:

第一,网课缺乏实体教育的现场感和亲密性。在课堂上,学生和老师之间有现场互动和情绪交流。一个老师看着学生的眼睛讲课,和对着屏幕讲课,听者和说者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。

第二,年龄比较小的学生,比如初中生,自制力比较差,听网课往往不专心,效果较差,很多学校只好把上过的网课重新再上一遍。所以,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,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场所。



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不是网课能不能取代实体教学,而是怎样改革我们的实体教学,让它成为教育新生态中良性的基础环节。
从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来说,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,从教育理念到课程设置、测试方式、评价体系,都是应试导向的,阻碍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。从小学到中学,课程划一,课业繁重,分数至上,学生一直是在为应试打工。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,学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,是一件痛苦的事情,区别只在于承受力的大小和应对得好不好。好不容易熬进了大学,就觉得大功告成,可以松一口气了,在学习上不再有进取心。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对学习有兴趣,没有兴趣,就谈不上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。在漫长的基础教学和高中阶段,没有让孩子们喜欢上学习,因此,进了大学,上了研究生,具有研究性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少之又少,就毫不足怪了。


02
人工智能和人的全面发展

第二,人工智能和人的全面发展。
人工智能是现在最时髦的新科技、新技术,虽然还没有实际应用到教育里面,但这方面的遐想已经很多了,那么,我也不妨来遐想一下。我相信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会有所作为,但一定有它的限度,这个限度就是它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学习的过程。这里面的关键问题是,到底什么是教育,教育的目标是什么?我认为不管教育怎样变化,它的本质始终是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,所以它的目标始终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。因此,我们要问一个问题,能不能依靠人工智能让自己全面发展呢?要回答这个问题,又先要问一个问题,人工智能能不能真正具备人的各种精神能力?

现在关于人工智能,谈论比较多的是人工智能能不能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智能。我想把问题拓宽一些,因为人的精神能力不限于智能,还有情感和道德。根据我粗浅的理解,人工智能的基础是算法,就是把信息数字化,通过大数据的计算找出其中的逻辑。因此,凡是不可数字化的因素,都在人工智能的权限之外。



先看智能。人工智能的强项是智能,这从命名就可以知道。人类智能的核心因素是什么?
有两种看法。一种认为是知识、逻辑、记忆力,另外一种认为是直觉、灵悟、想象力。爱因斯坦的看法是后者,想象力比知识重要,是创造的源泉,我赞同这个看法。而这方面的因素是无法数字化的,所以人工智能永远欠缺人类智能的核心因素。比如说,人工智能可以把相对论领域迄今为止的知识全部数字化,但是首先得由爱因斯坦发明出相对论来,人工智能发明不了。

其次看情感。我倾向于认为,人工智能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。人类的情感有各种外在表现,主要是脸部的表情、说话的语气、话语的内容。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视觉图像、语音和文本的信息来识别这些外部表现,甚至可以模拟这些外部表现,形成一种情感的外观,从而让人类根据自己的体验赋予它们以情感的涵义。但这和真正拥有情感是两回事。拥有情感一个最基本的条件,必须是一个活的生命体。你是一个活的生命体,才可能感受快乐和痛苦、爱和狠、希望和恐惧这些情感。而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一个活的生命体。

在道德方面,情况与此类似。道德的基础无非是两个,一个是人作为生命对其他的生命有同情心,另外人作为精神体、灵魂,有做人的尊严感。我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生命和灵魂,所以它不可能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良知。

进一步说,人类的所有精神能力,包括智能、情感、道德,都是建立在人的主体性基础上的。我说的主体性,是指每个人都具有对自身同一性和延续性的意识,是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"我"。是我在思考,我在爱,我在向善。人工智能之所以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的精神能力,根本的原因是它归根到底是机器,不是主体,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。



所以,我的结论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学习的过程。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发达,人的全面发展还得靠每个人自己。我觉得这真是一件好事情。笛卡尔说:我思故我在。我们可以补充说:我爱故我在,我向善故我在。人生的意义和幸福就在于应用和享受人的这些精神能力,如果把这些事情都让机器人去取代,活着还有什么意思。

今年技术界最轰动的新闻,就是马斯克的公司向公众展示了三只植入脑机芯片的小猪。这家公司的愿景是将来把芯片植入人脑,把人的大脑和计算机连接起来,实现双向的信息传递。
有的人为此欢欣鼓舞,认为到了那个时候,学习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,比如就不需要阅读了,直接把文本信息传递到大脑芯片上就可以了。且不说这种愿景是否能实现,就是能够实现,我相信大多数人也会拒绝采用的。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一个信息的储存器、文本的储存器,完全放弃阅读本身的各种快乐,这是懒人的理想,而结果则是变成一个蠢人。


推荐阅读


公众号后台回复“读书”,即可加入博雅读书会

博雅君陪你读书!
  
不要忘记点亮“在看”哦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